
目录
“动静有形,艺述百年” 梵克雅宝高级珠宝艺术展
灵动之韵
岁月印记
灵动自然
邂逅优雅
抽象艺境
随飘逸饰带
德基艺术博物馆
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始于1906年
“动静有形,艺述百年”
梵克雅宝高级珠宝艺术展 2025年8月24日起至10月9日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于中国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举办 “动静有 形,艺述百年”梵克雅宝高级珠宝艺术展。此次展览荟萃逾一百一十件世家典藏臻品,及五十多份 珍贵的历史档案,呈现世家以珍贵材质演绎灵动艺术形态的精湛造诣。犹如展开一幅无限创意的诗 意画卷,世家展示其精心甄选的经典作品、近期收录的典藏,以及反映几十年来生活方式演变的珠 宝创作,为观众打造一段引人入胜的艺术之旅。这段旅程为四个主题空间,包括岁月印记(Human Odyssey)、灵动自然(Nature Alive)、邂逅优雅(Elegance)以及抽象艺境(Abstract Movements),无 不彰显世家自创立伊始不断探索诗意灵动的艺术呈现。
灵动之韵

自1906年在巴黎芳登广场创立以来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运用 独特匠心与超凡工艺为珍贵宝石注入轻盈和灵动的生命力。更以鲜 明的主题、生动的构图以及玲珑立体的创意杰作,演绎世间和谐的 动静之美。灵巧轻逸的设计,令这些珠宝与艺术作品充满生机与活 力,或镶嵌于非凡宝石之上,或舞动于珍贵金属之间,幻想之美得 以优雅呈现于世人眼前。这些杰作风格各异,彰显了世家迷人的灵 感源泉:与不同领域和艺术学科紧密交汇,对生机勃勃的自然满怀 眷恋,对高级定制面料的独到见解,对抽象艺术又充满诗意诠释。 领略世家的百年芳华,走进流光溢彩的诗意世界,世家凭借极具创 意的巧思与设计歌颂着珠宝的灵动,徜徉在宝石与镂空工艺的对话 之间,珠宝大师以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诠释匠心工艺,为每件作品注 入神奇魅力。本次展览在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博物馆典藏系列 中萃选一系列传世珍品与历史档案,引领观者沉浸于灵动和谐的梦 幻国度。这些珠宝作品仿佛浑然天成,如在微风吹拂下徐徐绽放无 限非凡生机。
岁月印记

1 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,近代晚期的冒险精神催生了许多精密 机械的诞生,从而帮助人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。自 1906年 诞 生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始终以匠心独具的珠宝杰作,陪伴 并跟随勇者踏上探索世界的征途。 这种律动以别开生面的艺术表现一一呈现,比如人体的律动、曲线 的优美、跳跃的倩影。自1941年以来,优雅的舞伶们在翩翩舞动中 旋转的芭蕾舞裙(Tutu),或饰以璀璨宝石,或妆点金质珠片,赋 予世家珠宝灵动活力。
Mystère IV Plane项链,1956年

1956年,法国著名航空实业家马塞尔·达索(Marcel Dassault)委托 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为法国第一位女试飞员杰奎琳·奥里奥尔 (Jacqueline Auriol)精心打造一条项链。1953年作为欧洲第一位驾 驭超音速飞行的女飞行员,她还于1955年驾驶Mystère IV Plane打破了 自己的飞行记录。在唤起这位备受推崇的女性所具备的优雅气质的同 时,世家打造的这件项链亦生动展现了杰奎琳对飞行的热爱和勇于冒 险的精神。 Mystère IV Plane项链作品以黄K金制成,生动刻画一架金色飞机的驰 骋之姿,而轻巧灵活的人字形结构则营造出飞翔的动态美。点缀于颈 部侧面的飞机,以及以由大至小的钻石幻化而成的尾部设计,更让人 联想到飞机在天际划出的线状云彩。这件作品于1957年在芳登广场举 办的一场典礼上被赠予杰奎琳。它充分彰显世家始终赋予其作品灵动 的生命力。
Blue Train粉盒,约1931年

自创立伊始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便承制了诸多与历史事件或 客户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别定制作品。Blue Train粉盒则讲述1931年 乔尔·沃尔夫·巴纳托(Joel Woolf Barnato)所立下的一场特别赌约。 时任著名豪华汽车品牌宾利(Bentley)总裁的他,是一位狂热的赛车 爱好者。在1928年至1930年间,他曾三度赢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(24 Hours of Le Mans)桂冠。在与连接法国里维埃拉(French Riviera) 和加莱(Calais)的奢华夜间特快列车——“蓝色特快列车”(Le Train Bleu)展开竞速并赢得胜利后,他定制了这款香粉盒赠予爱妻。 粉盒内设两个隔层,分别是粉盒和药盒。另有一根口红管以链条相 连,更臻整体搭配之精妙。粉盒以铂金打造,镶嵌圆形、长方形及梨 形切割钻石。盒盖上则刻画分别镶嵌以祖母绿和蜡滴形蓝宝石的汽车 与列车竞相飞驰的生动画面。道路轨迹以铺镶钻石的线条勾勒,而车 头喷涌的烟雾更强化了风驰电掣的真实动感。
Sequin Dancer胸针,1946年

黄K金、红宝石、绿松石 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

Dancer胸针设计图,约1985年 Van Cleef & Arpels Archives
自1941年面世以来,世家的芭蕾舞伶胸针于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宝的创作舞台上翩然起舞,呈现缤纷华美的舞衣与曼妙舞姿。 以黄K金勾勒出女性婀娜身影的胸针,既可用以日常搭配优雅服饰, 其璀璨夺目的宝石,也可衬托出晚礼服的雍容华贵。世家的舞伶以 金质或钻石勾勒精致脸庞,以珍贵宝石妆点发饰姿容,身着芭蕾舞 鞋和飘逸舞裙的珠宝栩栩如生,通过翩舞瞬间呈现律动之美。 这枚于1946年问世的胸针捕捉着芭蕾舞伶的优雅舞姿,尽显动态之 美。舞伶金质的面庞上,妆点着红宝石头饰。她举起双臂,吸引我 们看向她左手中精致的红宝石花束,与其额前的冠冕交相辉映。金 色亮片芭蕾舞裙上则镶嵌着弧面切割的绿松石,更加衬托出其优雅 的身姿。
灵动自然

无论是具象化或风格化的设计,世家以动植物为灵感的创作展现了 对灵动自然的欣赏与敬意。羽毛柔美、展翅起舞的飞鸟在天空中翩 翩振翅,诗意优雅,盎然自得。装饰胸针等珍贵臻品的神奇动物仿 佛在运动瞬间被定格,尽显其活力与生机。 金质镶嵌的羽毛轻盈地漂浮于微风中,落在肩膀之上;而缤纷绚烂 的花朵在衣领上绽放,或为女士日间及晚礼服点缀璀璨。创造于1940 年代的花卉作品,仿若在晨露中采撷而来,花上的露珠晶莹欲滴。
Buttercup腕表,1941年

这款由黄K金制成的腕表外形犹如花冠,并缀以象征花蕾的红宝石。 精致的花冠托起中央的表盘,在红宝石的衬托下更加流光溢彩。表盘 上的时标亦由小巧的红宝石点缀,熠熠生辉。 这款腕表所采用的镜面抛光工艺,是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自20 世纪20年代以来的标志性工艺。它使黄金的光彩更加璀璨夺目,为腕 表增添几分独特的活力和动感。
Fern胸针,1942年

自1906年以来,变化无穷的自然不断为世家作品注入盎然妙趣。这枚 诞生于1942年的胸针以蕨类植物为灵感,融合自然主义风格的优雅设 计充满艺术气息。 蕨草枝叶翻腾蜷曲,交替缀以镜面抛光黄K金和耀眼钻石,于长圆形 轮廓之间营造出鲜明对比。立体造型富于灵动韵律,仿若叶子,又恰 似羽毛,独具一格。弧形边缘构成重重螺旋状,洋溢着动感与活力, 呼应世家珍爱的自然主题。
Three-bellflower胸针,1964年

自20世纪初起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的花卉胸针便常成为名媛 华服的点睛之笔。1930年代,这些作品因别致造型及灵动神韵而广受 赞誉。至1960年代,世家巧用不同金质纹理进行焕新演绎,缔造别具 特色的花卉造型。 这枚创作于1964年的Three-bellflower胸针采用不对称设计,生动勾勒 花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美态。结合抛光与纹理黄金,塑造别具一格 的花瓣,花蕊顶部则由红宝石或钻石镶嵌而成。这枚胸针仿佛生长于 一对曲折缠绕的花茎上,于礼服或衬衫上绚丽绽放。
邂逅优雅

自1906年立足巴黎芳登广场之初起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便受 到高级定制时装世界的影响,向其诞生地致敬。这些珠宝的特点之一 便是可以灵活转变,以搭配不同的造型。 自passementerie(金银饰带)中汲取的灵感,诞生了一系列贴合身体 韵律动感的作品。例如蝴蝶结和缎带的设计,诠释了战后新生女性的 灵动,以织物或绳索为感的珠宝,完美地塑造勾勒了女性佩戴者的优 雅气质。
Double胸针,1937年

承袭高级定制时装的灵感,世家将灵动之美凝练于珠宝创作中——匠 心独运的设计、珍贵的材质与精湛的工艺,在此实现共鸣。这枚于 1937年问世的Double胸针由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以铂金打造而 成。对这种柔韧且可塑性极佳的贵金属的运用,不仅使宝石能顺应柔 软丝带的轮廓自然排列,亦呈现如真实缎带打造的微妙错视效果,彰 显作品结构之精妙。长方形切割钻石或勾勒缎带上缘轮廓,或映衬流 苏,仿佛随着佩戴者的举手投足而摇曳,更添灵动之感。 这件作品可拆分为两枚胸针,佩戴方式多样,灵活演绎多变造型,展 现世家对可转换式设计的热爱。
Ribbon手镯,1945年

这款诞生于1945年的手镯,以黄K金打造的风格化缎带之姿勾勒出华 美的绳结外观,并在中央缀以耀目钻石,点亮整体造型。手镯的镂空 结构赋予作品灵动韵律及立体感;宝石的璀璨光芒与镜面抛光的金环 交相辉映,晕染光影交织之美。 这件作品亦揭示着时代背景对世家创作的深远影响。彼时,曾作为珠 宝创作的主力材质的铂金因战时需求被军方大量征用,世家不得不寻 求新的替代材质,质地柔韧的黄K金自此被广泛运用。
Cord项链,1951年

这件诞生于1951年的臻作,由黄K金打造而成,匠心演绎于1946年首 次面世的Cord项链。 该作品以灵活柔韧的金质扭绳缀以流苏,彰显流丽之美,更迭传统绞 合线股的设计。项链亦可转换为手链,延续世家自1920年代起对可转 换式设计的偏爱。搭扣可调节流苏位置,或缔造不对称美态,或便于 随心调整长度。 恰如这件作品所示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从高级定制时装中采 撷丰富灵感,不仅限于其精致面料,亦涵盖配饰及装饰元素。
抽象艺境

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极其关注20世纪的艺术风潮,并以独创工 艺对各式各样的造型和材质进行诗意诠释。从受现代主义启发的设计 线条至1960年代的律动魅力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始终以敏锐 的观察力捕捉灵感。一些1960年代的作品抽象又不失意趣,令人联想 到欧普艺术(Op Art)呈现的艺术幻境,令视觉产生错视效果。
Silhouette胸针,1937年

Silhouette胸针涵盖世家珍爱的大自然与高级定制时装灵感,恰似绳结 又仿若花卉。这款作品以黄K金丝线勾勒,中心饰有镶嵌蓝宝石与钻 石的新月图案。轻灵的金质缎带设计,令整件作品更加飘逸,展现世 家对大自然蓬勃生机的独到诠释。 这枚胸针利用恰到好处的留白,与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·考尔德 (Alexander Calder, 1898-1976)的动态艺术创作颇为相似。这位知名 艺术家擅长以金属丝线打造珠宝与雕塑作品。这款胸针设计为世家 1930年代作品提供了主要灵感来源。其他类似的几款胸针,通常被称 为“Silhouette”,使用黄K金和珍贵宝石打造而成,其中部分臻品及相 关历史档案亮相本次展览。
Cadenas腕表,1939年

在现代主义风格影响下,第一枚Cadenas腕表于1935年问世,承袭世 家悠久的制表传统,完美诠释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所珍视的 优雅与实用并存之主题。其大胆的设计奠定了世家在当时现代主义风 潮中独树一帜的地位。 这枚于1939年诞生的女士腕表,表盘与双圈蛇形表链相连,呈现别致 的黄K金挂锁造型。表盘正面镶嵌一排标准切割红宝石,整体构造略 微倾斜,确保时间仅对佩戴者可见。只需轻转手腕,即可优雅读时, 而旁观者亦能欣赏手链芳姿。 挂锁造型作为联结的象征,更隐约传递出契合世家历史渊源的深意。 自诞生至今,Cadenas腕表始终是世家经久不衰且富有象征意义的经 典杰作。
Opt’Art Mikado手镯,1970年

这条手镯展现了世家1970年代常用的一种黄金工艺:米兰网织压纹工 艺。此工艺用印章将图案压印于材质表面,这五枚金质圆片上的纹理 便是由此而来。 曲线图案以1970年代的欧普艺术(Op Art)为灵感。这一艺术风格追 求迷人的视觉效果,以巧妙设计塑造灵感印记,最终呈现一种错视效 果。手链上的曲线似在翩然流动,令人目眩神迷。
随飘逸饰带

本次展览的布景设计希望通过每一件珠宝藏品,探索世家珠宝设计的 艺术律感。一束以缎面饰带挽成的花冠清雅飘逸,缀于展览入口,欢 迎每一位观者沉浸其中。该花冠造型灵感源于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宝设计的经典Silhouette胸针(此次展品之一),崭新的姿态绽 放别样的魅力,引领观者踏上世家高级珠宝艺术的律动之旅。 世家此次以别开生面的空间设计呼应展览的四个主题:从高级定制 时装世界汲取灵感,每个展柜均采用褶裥织物打造,并以连接至天 花板的垂直支架所支撑。展览设计犹如一幅抽象的画卷,引领观者 与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展开诗意的对话,其布帘的褶 裥和曲线独出机杼,与众多世家藏品的设计和造型相呼应。
德基艺术博物馆

德基艺术博物馆坐落于“中华第一商圈”新街口德基广场二期八楼,地 处南京的文化中轴与“博物馆大道”纵横交会之处,并通过融合城市 历史底蕴与都市繁华的独特背景,使往来云集的参观者与艺术相遇相 融。其独特定位鼓励博物馆搭建跨越文化与时代的艺术桥梁:深耕于 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,回应全球艺术发展进程的嬗变。作为艺术话语 的前沿阵地,德基艺术博物馆承载南京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致力 于推动中国、亚洲与国际之间的艺术交流与对话,为公众呈现独具匠 心的艺术文化体验。 22 © Deji Art Muse
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宝 始于1906年

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的故事始于阿尔弗莱德 • 梵克(Alfred Van Cleef )与艾斯特尔 • 雅宝(Estelle Arpels)的美好姻缘,1906年,梵克雅宝 在巴黎的心脏地带——芳登广场22号诞生。世家不断从大自然、高级定制时装、舞蹈以及想象世界中汲取灵感,并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合,焕发出其独 有的诗意风格。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的迷人世界在无数经典作品中得以显现,例如其标志性的Zip项链和Alhambra四叶幸运图案,皆是其无尽 创意与精湛工艺的见证。
1895年,斯特尔·雅宝(Estelle Arpels)和阿尔弗莱德·梵克(Alfred Van Cleef)在巴黎举行婚礼。
1906年,阿尔弗莱德·梵克(Alfred Van Cleef)与艾斯特尔的兄弟查 尔斯·雅宝(Charles)于巴黎芳登广场22号开设精品店。数年后,祖利 安·雅宝(Julien),路易·雅宝(Louis)也先后于1908年和1912年先后加 入公司。
1910年,1910年代末,交通方式的演变催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 深受社会变化的影响,世家开始创作与旅行、体育运动主题相关的珠 宝,比如charms烟盒、珠宝匣和旅行腕表。1920年代诞生的Jockey烟盒 和1931年问世的·Blue Train粉盒正体现了这种时尚风潮延续数十年之 久。

1922年,世家创作了Prince Edward of York项链,镶嵌一颗重逾60克拉 的梨形切割钻石。
1925年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装饰 艺及现代工艺博览会(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Modern Decorative and Industrial Arts),镶嵌有红宝石、祖母绿和钻石的roses手链荣膺一等奖 (Grand Prix)。
1926年,阿尔弗莱德·梵克(Alfred Van Cleef)和艾斯特尔·雅宝(Estelle Arpels)之女,芮妮·皮森特(Renée Puissant)出任世家创意总监。
1929年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参加于巴黎加列拉(Palais Galliera)举办的高级珠宝展(Jewelry and Fine Jewelry Exhibition)。 -同年,现代艺术家联盟(UAM)于法国创立,聚集一群有志于创作实 用性高、功能性强、便于日常使用的物件的设计师与建筑师,这项艺术 运动在后来也激发了梵克雅宝的创造力,为世家的现代作品带来一定的 影响。

1933年,世家为Mystery Set隐密式镶嵌工艺注册专利。 -Minaudière百宝匣问世,以替代梳妆盒和多隔层手袋用于收纳私人物 件。
1934年,Ludo系列珠宝问世。
1935年,首款黄K金双圈蛇形链腕表问世,以此为原型,世家于1938 年推出Cadenas系列腕表。
1954年,世家在巴黎芳登广场22号精品店开设la boutique系列,推出 日常佩戴款式作品。诙谐俏皮的动物形象是其标志性系列之一。
1963年,Twist珠宝套件问世,由缤纷圆珠及珍珠缠绕交织的线条正是 它的一大特色。
1968年,Alhambra系列珠宝问世。
1971年,雅克·雅宝(Jacques Arpels)收购一颗重达96. 62克拉的黄钻 Walska Briolette,后被镶嵌在Bird胸针上。

1937年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参加于巴黎举行的现代生活艺术 科技国际博览会。
1938年,Passe-Par tout可转换式珠宝问世。 1939年,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进驻洛克菲勒中心,并在1940年 于纽约第五大道744号开设精品店。
1941年,世家首枚芭蕾舞伶胸针和Little winged fairy胸针(后称为 Spirit of Beauty胸针)问世。自此它们成为了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 的标志性作品之一,通过婀娜多姿的美态展现灵动与活力的珠宝美学。
1950年,世家以拉链为灵感,创造出可转换式Zip项链,闭合后则转换 为一条手链。该工艺于1938年获得专利。

1972年,世家在芳登广场上开设boutique des heures时计精品店。
1992年,巴黎时尚博物馆(Musée de la Mode de la ville de Paris)加列 拉宫(Palais Galliera)举办献给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的首场大型 回顾展览。 2009年,“The Spirit of Beauty”典藏臻品回顾展于东京森美术馆展出。
2011年,“Set in Style”典藏臻品回顾展于纽约库珀·休伊特国立设计博 物馆(Cooper-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)展出。
2012年,“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,美之传承”(Timeless Beauty) 典藏臻品回顾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(MOCA Shanghai)举办。-《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:高级珠宝艺术》典藏臻品回顾展在巴黎装 饰艺术博物馆(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)举办。

2016年,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(ArtScience Museum)举办 《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:宝石的艺术与科学》典藏臻品回顾展。 - 在巴黎举办“当诺亚方舟遇到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宝”(L’Arche de Noé racontée par Van Cleef & Arpels)展览,由美国知名舞台设计师罗伯特· 威尔逊(Robert Wilson)进行布景设计。本次珠宝主题展览于巴黎举办之 后开启了全球巡回展览。
2018年,《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:雅艺之美》典藏臻品回顾展在 北京今日美术馆(Today Art Museum)举办。
2019年,《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:时间、自然、爱》典藏臻品回 顾展在米兰王宫(Palazzo Reale)举办。


2024年,出版专书《The Van Cleef & Arpels Collection(1906至1953年)》,对世家典藏 作品进行系统盘点与学术研究。
2025年,“Cosmic Splendor: Jewelry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Van Cleef & Arpels”展览在纽约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(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)举办。

2020年,《宝石》展览在巴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(MNHN)举 办。 2021年,“动静有形,艺述百年”梵克雅宝高级珠宝艺术展于中国深圳海 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(Sea World Culture and Art Center)举办。
2022年,成都MC House时室举办“动静有形,艺述百年”梵克雅宝 高级珠宝艺术展。
2023年,“动静有形,艺述百年”梵克雅宝高级珠宝艺术展于中国武汉 K11购物艺术中心(chi K11 art space)举办。 -“Garden of Green: Exquisite Jewelry from the Collection of Van Cleef & Arpels” 展览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(AMNH)举办。 - 《Van Cleef & Arpels梵克雅宝:时间、自然、爱》典藏臻品回顾展在 首尔D博物馆(D Museum)举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