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smic Speculation宇宙的猜想 巡回艺术展览盛大启幕

[ 广州 ] 2023-06-14 编辑:aurora

    中国香氛品牌——Cosmic Speculation宇宙的猜想于广州融苑品牌空间开幕之际,以全新香水系列产品「地球的思念Invisible Land」为索引,同时启动了坐落于二楼的长期艺术展览厅。身心所及,宇宙生息,此次展览传达品牌对地球自然生态的反思,也呼吁人们重视与世界的关系。从广州融苑品牌空间为起始点的巡回展览,探讨艺术与生活,人与世界的关系;以香气为介质,描摹生命成长的无形刻度。

    Cosmic Speculation宇宙的猜想,广州品牌Upper Stairs在融苑C二层艺术空间

    此次展览与六位艺术家:范西、章佩芸、Celyn Bricker(凯林·布里克)、郭海强、赵仁辉与冯至炫联手打造,共同在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的自然生态进行观察的同时,反思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权力关系,作品以非线性形式陈列于展厅中,综合探讨「生态共同体」之下的内在价值结构体系。

范西.绿洲.png

《绿洲》——范西

 

范西—树3.png

《树》——范西


范西 “17分17秒”.png 《17分17秒》——范西

范西-诱惑.png

《诱惑》——范西


    「将你的目光投向曾经经过或者熟悉的沿途吧,以及那全黑的深处。」——中国艺术家范西


    中国艺术家——范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,在其长期艺术实践中,始终致力于探索空间距离及心理距离对感知经验造成的复杂影响,以摄影、影像、雕塑、装置等形式质询日常经验、虚构创作与多种纷杂时间的关系。并通过摄影、影像、现场装置,持续性的关注着围绕「人」的母题:人跟空间、人跟环境、人跟人的关系。


范西—跟连续有关的线索;上升,下沉.jpg

《跟连续有关的线索》;上升,下沉——范西


范西—暂停-移动.png《暂停-移动》——范西


    此次,范西展出了六件独一无二的作品:《绿洲》、《树》、《17分17秒》、《诱惑》、《跟连续有关的线索;上升,下沉》、与《暂停-移动》,范西认为时间对于人除了瞬间,重要的是这个瞬间的积累,是一段或是更久的时间,甚至是一段历史;地点也不只是这个地点的名称,还有人在其中它的呈现和改变;自然也是同样的。


截屏2023-06-14 18.21.20.png

《在园中》——章佩芸

 

    中国艺术家兼艺术教授——章佩芸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温布尔登艺术学院纯艺术专业硕士,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公共艺术专业。她擅长运用双简的线条与轮廓,却并非简单地操练这种当代艺术的语言规范,而是旨在探索如何在当代的形式感之下蕴藏古典时代的秩序感。

截屏2023-06-14 18.21.10.png

《在园中》——章佩芸

 

    此次展出作品——《在园中》,效仿正负空间在自然中的模样,作品似园中植物,以其特有的形式栖居于木架之上,作品材料特性所赋予作品细腻、坚硬与纯白质感与整体空问中大量的「白」以伴随想象的象征性方式将真实自然的形式进行变像。


凯林·布里克 -隐秘之地1.jpg

《隐秘之地》——Celyn Bricker(凯林·布里克)

    英国的视觉艺术家——Celyn Bricker(凯林·布里克),他的作品聚焦于探索技术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。通过数字艺术,绘画,装置和策展项目研究人工智能技术,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等主题,并探索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保护自然。作品曾多次在中国各地展出,包括上海双年展和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,还曾被《福布斯》杂志报道。同时,Celyn Bricker(凯林·布里克)与合伙人联合创立了CELU艺术工作室,旨在通过不同学科的艺术形式表达并解决环境问题。

截屏2023-06-14 18.23.07.png

《隐秘之地》——Celyn Bricker(凯林·布里克)

 

    《隐秘之地》是一件探索中国麦积区(墨脱)独特生态系统的艺术作品。这个互动艺术作品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合成,展现此地区生态系统的不同方面——从冰川到雨林,观众只有在直接与屏幕对视的情况下才能完全看到。通过要求观察者在场来完成作品,《隐秘之地》提醒人们与这些脆弱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,以及需要对它们的关注。这幅作品还从当地住民处获得了灵感,他们在谈到生活在那里的独特景观、植物和动物时,将其描述为一个:「将一直隐藏下去,直到时机成熟才会显的地方」。

截屏2023-06-14 18.23.22.png

《布面油画》——郭海强

    中国艺术家——郭海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,目前主要从事架上绘画创作。他的艺术实践沿着雕塑语言与绘画语言的边界进行探究,旨在通过绘画的方式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塑形。此展览作品冲破了画框对于图像的限制,在从前以少为多的美学态度基础上,郭海强将树枝、麻丝等现成物恰如其分地添加在作品之中。枝桠刺向画面之外,而图像则溢出画框构成不规整的形态,以此将绘画与浮雕以新的形式重新结合,塑造出富有装置感的立体画作,以还原当下的风景。

赵仁辉-Trying To Be A Polar Bear.png

《Trying To Be A Polar Bear》——赵仁辉

    新加坡视觉艺术家——赵仁辉主要以摄影进行创作,同时采用多学科方法将影像与实物并置呈现。他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、仁义与道德的课题,同时也关注人类的态度和观点如何影响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。《Trying To Be A Polar Bear》是于2011年,赵仁辉前往北极圈,拍摄和记录冰川和极地活动、人类、科学家、艺术家和活动家与赵仁辉的互动。「冰川研究小组」系列作为一个双重索引,赵仁辉的镜头带有动物研究视角型客观性与批判性,观察人类是如何像动物般令人好奇或疑惑地与周围环境作斗争。作为一种场景设计,冰川和人类这两个元素映射了它们试图描绘的对象——人类所处的社会、政治和物质背景。

冯至炫-浮游偶像1.png

《浮游偶像》——冯至炫

    中国艺术家——冯至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硕士,同时身为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会员,擅长对材料的探索和创造性使用,以全球游牧的方式进行创作,使用触手可及的当代材料创造丰盛的神话,他称自己的艺术实践为:「在全球本土化的时代,以异域情调为题材的纪念碑设计」。

 冯至炫-浮游偶像2.png

《浮游偶像》——冯至炫

    从太空拍摄的海洋卫星图片中有大量浮游生物(Plankton),五彩缤纷、充满生命力的色彩。走进那些浮游生物所在地才发现,远处看到的生命乐园,实际上是一片巨大的、由过剩审美符号聚集的垃圾集群。一具城市肌理材料拼接的材料化石被悬挂在展厅中,五彩缤纷的复合塑料完成填充与装饰人类居所的使命,不再承载任何遐想,也不再便携。它们在海洋上漂浮,深海和⻥群对它们都毫无兴趣,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,最终随着洋流,在⻛平浪静的海洋平原上相聚。